第229章 广场协议(2 / 2)

娇妻如云 泠雨 1747 字 24天前

汤姆先生及手下三十多名金融投资高手顺利安全的返回了纽约,他们利用英国大罢工之机赚到了大把的英镑,从英国金融市场上抢到了上百亿美金。抢到手的英镑也秘密流出英国,到了安全的地方,这一切的操作都是神出鬼没,顺利逃避了英国政府的监控,这让秦俑悬而未决的心踏实下来。

在秦俑零星的记忆中,日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后,日元兑美元汇率从360∶1的固定低点升值至240∶1,可美国政府仍然希望日元进一步升值。

其实这就是美国政府要抢阳国人的财富,阳国外汇贮备高居世界首位,尽然美元贮备为主。只要日元升值,美国贬值,那无形中美国就从阳国抢到大把的财富。美国只需要把印钞机开足马力就行,根本不考虑其他国家的问题,这就是强权的美国。近年来,美国政府一直要求夏国人民币升值,其道理都是一样,说白了就是美国要来抢夏国的财富,所以才动用各种手段逼迫夏国人民币升值,这是明目张胆的抢劫。

当然,美国政府强迫日元升值,美国贬值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削弱阳国经济的发展,制约阳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近年来,阳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利益,这让美国人很不爽。

阳国人在二战中战败后,一直受美国所压制,阳国人在军事上无法对抗美国,就想在经济上打跨美国。阳国疯狂的在经济上入侵美国,引起了美国人的愤慨,特别是阳国企业购买哥伦比亚公司、帝国大夏等事件,更是引起了美国二大豪门家族的恼火。

美国政府虽然说是民主,其实也是受大家族的控制,共和党代表的是洛克菲勒家族,民主党代表3的是摩根家族,这都是美国最有实力的家族,二大家族控制着美国的经济,左右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世人皆知的事。

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召集西方5大国财长达成了广场协议,核心内容是通过对外汇市场的共同干预,促使其他4国货币,尤其是日元和德国马克升值。阳国政府和阳国银行履行了广场协议,开始与美国一起大规模干预日元汇市,日元兑美元汇率随之急剧攀升,1985年底突破了200∶1,1987年初再突破150∶1,到1988年初已逼近120∶1。

在不到两年半的短短时间里,日元兑美元已整整升值了一倍。与此同时,受日元升值的影响,阳国股市逐波上升,最后出现连续暴涨。到1989年底,日经指数平均股价创下了38957.44点的历史高点。

从整个上升过程,从启动到最后结束,延续了整整17年,涨幅高达19倍。可以说日元的升值,引发并强化了阳国股市在1970和1980年的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牛市以及1990年以来最长的一次熊市1985年底,美元汇率从1美元=240日元降到1美元=200日元。超过了阳国原来预期的1美元=220日元,但这时阳国人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安。

次年,五国继续执行协调干预和缩小利差的金融政策,美元再次贬值,日元急剧上升,当年夏天就升至五国集团期望的1美元=150日元,远远超过了阳国可以接受的水平1美元=190日元。

在五国停止干预后,日元并没有停止升值,日元在150~160的水平上徘徊半年后,于1987年3月、4月连续跌破150日元和140日元大关。为了防止升值国家出现萧条,同时防止美国出现通货膨胀,1987年2月,五国集团在巴黎卢浮宫召开会议,声明美元贬值已到适当水平。

会后,顺差国共同降低利率,防止美元继续下跌。在日元迅速升值的影响下,阳国经济很快便面临调整的压力。实际经济增长从1985年的4.1%下降到1986年的3.1%。1986年5月的一项政府调查显示,企业的生产设备投资在3年内第一次出现负增长,中小型企业的状况在继续恶化,国民收入下降了0.5%。

1985年阳国企业总的利润增长了5.7%,但出口相关部门的利润却下降了4.8%。其中,电机业下降了15.9%,钢铁业下降了24.9%。1986年,阳国企业的利润在全部产业平均下降了3.1%,其中制造业下降了22.2%,出口相关部分下降了42.9%,电4机产业下降了48.5%,钢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1987年、1988年阳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就达到4.3%和6.2%。

更重要的是,阳国的贸易顺差却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增加。1985年阳国贸易顺差达到616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35%,1986年更是跃升至1016亿美元。按日元计算,阳国经常项目顺差从1986年7月起开始下降,但如果按美元计算,阳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却一直在增长。

事实上,面对国际社会要求阳国开放国内市场、改变出口导向经济增长模式的呼声日益高涨,为缓和对美贸易关系,1986年、1987年,以阳国银行前行长前川东熊为首,相继发表针对阳国贸易顺差的政策咨询报告,指出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必须改革阳国的微观经济基础,逐步淘汰低效率的国内工业、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扩大进口,缩小贸易顺差;阳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应该为国际社会作贡献,向发展夏国家提供援助,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际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