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过目不忘,单说这份心性,就让人刮目相看。如果这孩子心术端正,还真的有过目不忘之资,那他关乐和就算是捡到宝了。
不一会儿,老仆就将书拿了出来。
关乐和随手翻开一页,递给杜锦宁:“把这一页念一遍,然后背给我听。”
杜锦宁接过书,却没有看,而是道:“我没上过学,只认识三百千上的字。”
关乐和竟然从她那面无表情的小脸上看出了她想表达的意思:我就这么个水平,你看着办吧。
他气笑了,低喝道:“知道了,赶紧念吧。”
杜锦宁便拿起书,朗声念了起来。
她记忆力超群,三百千上的字记得牢牢的;又有杜寅生抽她背诵《史鉴》的经验,背这页书她就更不费力了——有那即便认识,但不是三百千上的字,她就直接跳过去,而且句逗也不管,念一句话到她觉得憋气了,就停下来喘口气,再继续念。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这一页书便被她念得乱七八糟,让熟知书上内容的关乐和、黄澄明都大感头痛。
关乐和见她把一页书念完了,赶紧叫停:“行了行了,把书关上,背吧。”
杜锦宁将书合上,背了起来。
背了两句,关乐和、黄澄明就惊讶地半张了嘴:她这背的不光跟念的内容一模一样,而且连刚才停顿喘气的地方都一样,甚至刚才念错了一个字,这个字的错处都没漏掉。
他俩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惊喜。
要是杜锦宁识得书上的字,念过一遍后把它们背下来,那么这记性虽说不错,但还不至于让两位先生这么惊讶。
他们做先生这么多年,资质好的学生也不是没有见过。但像这样,完全不认识字,更不知道其意思,却还能这样背下来的,这记忆力可就非同一般了。
关乐和激动得站了起来,亲自跑到书房里,拿了一本《尚书》出来,翻开一页,叫杜锦宁念了再背。毫无悬念的,杜锦宁又一次把他们给震惊了。
便是对杜锦宁的过目不忘有所了解的章鸿文,都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这资质实在惊人,关乐和都兴不起对杜锦宁品行和心性的考验了,当即连声赞道:“好好好。”又问杜锦宁,“你可愿意做我的弟子?”
杜锦宁却犹豫了一下,转头看看黄澄明,问道:“我能做黄先生的弟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