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五十步笑百步(2 / 2)

这后宫有毒 繁朵 2756 字 15天前

“倒是当时的贵妃郑氏、馨妃崔氏等人,很有针对贞熙淑妃的嫌疑。”

其实当时的云风篁因着入宫日子短,出身又不高,对于许多宫禁之事不甚明白,所以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好在那会儿贵妃郑氏主动找上门,让她知道了许多内情。

这两年随着地位的提高、眼界的拓展,一些事情,才渐渐的会过意来。

当时淳嘉亲政,纪氏因着诸多子嗣守孝而衰落,于是一直被纪氏弹压的权臣显宦们,开始蠢蠢欲动。

为策万全,他们在前朝不会贸然发作,免得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而送入后宫的女子们,则成了马前卒。

或者说,成了未雨绸缪的棋子。

前贵妃后庶人郑氏,崔氏、包括如今的皇后顾箴在内,当然还有没了的贞熙淑妃,都在为纪氏倒台之后,后位空缺做准备。

毫无疑问,当时最受忌惮的,就是翼国公嫡女、贞熙淑妃云霜腴。

论地位论品行论名声论出身,但凡纪氏失了权势,入主延福宫的,必然是她。

所以对于有志于继后之位的妃子以及她们背后的家族来说,云霜腴还是死了的好。

她一死,云氏一族就剩了不得宠的云卿缦,以及跟云氏貌合神离的云风篁。

甚至云风篁跟云氏之间不但貌合神离,还暗藏芥蒂。

想到此处,敏贵妃睨了眼皇后,“当时娘娘与贞熙淑妃关系很好,但兹事体大,难道都没人寻你合作么?”

顾箴敏锐的反问:“当时有人主动寻你合作了?”

“妾身那会儿人微言轻哪里有这样的资格?”云风篁一口否认,“只是寻思着,那会儿有意要贞熙淑妃性命的不在少数,未必没有人想着联手,甚至让娘娘以贞熙淑妃知交好友的身份里应外合?”

见顾箴沉着脸摇头,她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看来娘娘跟贞熙淑妃是真的关系好。”

至少好到大家认为她不会卖了云霜腴。

这么看的话,顾箴的命还真不错。

才进宫时有云霜腴护着,云霜腴死后,自己开始崭露头角吸引众多敌意,也没人有心思去针对她这个不得宠的瑶宁夫人。

后来更是因缘巧合做了皇后……

人与人之间的机遇还真不能比,不然真的要气死了。

顾箴忍不住道:“这事儿陛下现在知道么?”

云风篁看着她,好一会儿才轻轻一笑:“陛下那么英明神武,妾身都知道的事情,陛下会不清楚?”

见皇后沉默,云风篁笑了笑,心道,淳嘉何止现在知道?甚至当初这事儿发生的时候,他不定就是一清二楚!

贞熙淑妃的死,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皇帝故意放任的。

原因很简单,云霜腴出身名门,闺誉又好,如果纪氏垮台之后,接受凤印的不是云风篁而是她的话……那说不得就是下一个纪皇后,就是毋须淳嘉撑腰,靠着家世跟自己,就能够主持好六宫。

那样的话淳嘉怎么能够放心?

远支孤儿寡母出身,血亲长辈世世代代居住偏远的扶阳郡,千里迢迢跋涉到帝京,才举行完登基大典就是大婚,迎娶的是以纪氏为首的各路权臣之女,老师都是精挑细选出来除了死读书其他什么都不会的迂腐儒生,在这样的环境里,隐忍八年才发作的淳嘉,怎么能够放心将后宫,将自己歇息之处,交给一个不需要依靠自己的人?

哪怕云霜腴是翼国公的嫡女,而翼国公是最早对他献上忠诚的重臣。

对于当时的淳嘉来说,此举也是极为冒险的。

远不如云风篁这种,打着云氏女的旗号,实际上离开皇帝什么都没有的宠妃来的稳妥。

不然的话,当时行宫上下,都认为云霜腴的死,与云风篁大有关系,为何这位公认最是贤良淑德的贞熙淑妃去后,淳嘉竟然没拿云风篁怎么样,反而愈发宠爱,还委以重任?

那时候云风篁以为自己算计得当,利用郑裳楚送走了云霜腴这挡路石,成全了自己的平步青云。

后来渐渐回过神来,方才怀疑,这一切怕不都在淳嘉的算计里。

他不放心纪氏,也未必多么放心云氏。

这位的确有着明君之姿,哪怕是翼国公陪着他度过了那些艰难的岁月,甚至成为他与摄政王联手、谋取亲政的唯一底牌,却也始终保持着君上特有的多疑,并不因此就对翼国公掏心掏肺。

从这方面来说,淳嘉的心性之坚韧,怕是神宗先帝都比不上。

换了他是神宗纪氏未必能够有这三朝的辉煌。

云风篁设想云霜腴的心情,多半是极绝望与愤懑的吧?

就好像她当初意识到,淳嘉给她的宠爱纵容到底也是有个度,绝非世人以为的千依百顺,那种猝然跌落的失落与不安,只有切身体会的才懂。

不过对于敏贵妃而言,这样的难过也只是暂时的。

毕竟她不但不是那种需要对方给她设身处地想好了才能够过下去的人,她还是那种自己力争上游之余给对方安排了的人。

所以认清楚了淳嘉的宠爱真相后,云风篁短暂的百味陈杂后,也就心平气和了。

反正她也没有很纯粹的爱慕着淳嘉,甚至还悄悄儿照拂着戚九麓……大家大哥不说二哥,算是扯平了。

此刻见皇后失魂落魄的样子,倒有些啼笑皆非,她陪了淳嘉才几年,皇后-进宫到现在都十来年了,怎么还是想不通呢?

只能说有些人的命好是天生的。

“……你去罢。”顾箴最终说道,“本宫……想一个人静静。”

“是。”云风篁起身告退,到门口的时候停了停,侧头说道,“娘娘既然与贞熙淑妃十分要好,却不知道为何贞熙淑妃去后,娘娘未曾照拂过燮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