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告诉他,无地的百姓,拖家带口最好掌控,最听话。他们除非饿死,不然的话是绝对不会背叛大明的。
“平海侯到!”
随着一声高喝,在人群簇拥下的陆绎到来。
他目光幽幽,扫过已经聚拢数千人的城门,面无表情的看向左近的老夫子。
“宣读告示!”
顿时,朗读声响起。
这并非是一个人在朗读,而是十个老夫子一齐。
他们声音洪亮,并未因为老朽便变得吐词不清。
“今南洋土地肥沃,特募家中幼子,无地百姓下南洋,为国效力。”
“所去每一百姓,可获良田百亩。”
百亩?
这一数字让百姓惊愕,纵然是开国的洪武年间,大明的土地都没有这样的赐予小民。
三十亩就已经是中原的极限了。
不像是南洋地广人稀,随便一处小岛上面都有良田十万亩,足以容纳数千户人家居住。
“夫子,南阳可真有百亩土地给小人?”一个衣衫破烂,却洗的干干净净的少年郎急匆匆的问。
“这是自然。”夫子吹胡子瞪眼,极不耐烦的看了一眼,“本夫子骗你有什么好处?”
“只是南洋路途遥远,一两年都不能回到京师,此事你等要想清楚。”
锦衣卫补充,道出南洋的好与不好。
此刻是招募第一批下南洋的百姓不假,但对于辽东的开发一直都在持续当中,朝鲜倭国的大明百姓也有不少。
眼下多出来一个前段日子战火连天的南洋,让百姓多了一个选择。
“一百亩地。”
那少年是家中幼子,虽然能够继承一部分家中的土地,可去辽东的时候,他错过了。
今日下南洋的机会,他不愿意错过,更不愿意放弃那即将到手的百亩土地。
那可是锦衣卫啊!
他喃喃自语,下定决心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群当众默不作声的陆绎。
锦衣卫都指挥使,平海侯。
这才是他在没有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下南洋的原因。
在大明最近几年,锦衣卫已经从声名狼藉的状态当中恢复过来,百姓对于自己身边匆匆走过的锦衣卫并无任何的恐惧。
真正该害怕陆绎跟他麾下锦衣卫的是贪官污吏,是大明的敌人,而非百姓。
“此番只在京师募集三百人南下,若是想要下南洋,现在便来书写姓名,明日一早便去天津卫。”
老夫子继续朗读,目光却斜斜的看向自己的金主陆绎。
他不动声色的看着人群,一言不发的站着,却给了百姓莫大的信心。
“侯爷,三百人已经募集完毕。”很快,有人汇报。
陆绎哑然失笑:“单单是京师就有三百人,天津卫在募集三百人,杭州,福州,广州各自再征调部分商船,募集百姓南下,就是一千五百人了。”
曹文昭连连点头,一脸讨好道:“侯爷威名远播,今日百姓都是听到侯爷之名,才会奋不顾身下南洋的。若非有侯爷出面,今日募集百姓一事,也不会这般顺畅。”
陆绎只是摇头,倒不是他有多能耐,而是大明现在内卷严重。